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锂离子电池过放电会导致析锂吗?

2025-08-08 10:21
锂电解码
关注

大家好!我是不言,这是我的第184篇原创文章。 今天来聊一聊锂离子电池过放电是否会导致析锂?

锂离子电池过放电本身不会直接导致析锂,但会引发一系列副反应,间接增加后续充电时析锂的风险。

过放电的直接后果

铜箔溶解与铜枝晶形成

当过放电至负极电位异常升高(通常低于1.5V vs. Li/Li)时,负极铜集流体会发生氧化溶解,生成Cu²。

Cu²迁移至正极后被还原为金属铜,沉积形成铜枝晶。铜枝晶可能刺穿隔膜,引发内短路。

电池过放内短路原理

过放后在正极片短路点位置测出Cu沉积

SEI膜分解与产气

过放电导致负极过度脱锂,SEI膜分解并释放热量和气体(如CO、H),加剧电池膨胀。

过放电与析锂的间接关联

后续充电时的析锂风险

过放电后,电池内部结构受损(如SEI膜破坏、铜枝晶生成),内阻增大。若此时进行充电,会发生下面的情况:

动力学条件恶化:受损的负极界面和电解液消耗导致锂离子嵌入困难,负极电位易降至0V以下,触发析锂。局部电流密度升高:铜枝晶或隔膜堵塞区域可能引发局部极化,促进析锂。

实验证据

过放电后的电池在充电时,负极表面可能出现灰白色析锂区域,伴随黑斑(未嵌锂区域),表明析锂与过放电导致的界面损伤相关。

SEI膜破裂,铜杂质加剧界面极化,诱发析锂

析锂的触发条件

析锂本质是充电过程的现象,需满足两个条件:

热力学条件:负极电位≤0V(vs. Li/Li)。动力学条件:锂离子嵌入速率低于沉积速率(如低温、高倍率充电)。

过放电虽不直接满足析锂的热力学条件,但通过破坏电池结构,为后续充电时满足析锂条件埋下隐患。

总结

过放电主要通过铜枝晶内短路SEI膜分解界面损伤间接导致后续充电时析锂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严格避免过放电(如设置放电截止电压),并在过放电后谨慎执行充电策略(如小电流修复),以降低安全风险。

以上内容均为本人日常工作,交流,阅读文献所得,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文中阐述观点难免会有疏漏,欢迎业内同仁积极交流,共同进步!

参考资料:

1.高容量商用方形锂离子电池外部短路行为,刘英博

2.储能用LiFePO4锂离子电池过放电失效分析,顾昊

3.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概述,王其钰

       原文标题 : 锂离子电池过放电会导致析锂吗?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