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晚间,道氏技术(300409)公告,公司决定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以下简称“前驱体项目”)和“道氏新能源循环研究院项目”(以下简称“循环研究院项目”)。
据悉,三元前驱体项目建设内容为一期7万吨三元前驱体及配套3万吨硫酸镍,计划使用募集资金投资17.06亿元。
事实上,早在2023年,该项目就已延期过。根据2023年10月的公告,道氏技术计划其中3万吨三元前驱体于2024年5月建成,剩余产能拟于2025年12月31日前建成。但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项目投入进度为18.67%,而现在则是彻底暂停。
至于变动原因,道氏技术皆称是由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不及预期,磷酸铁锂凭借成本优势挤压三元电池市场空间,进而传导至上游的三元前驱体产业。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5年1-4月,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总量21930.524吨,同比大降58.27%。
另一方面,尽管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场景带来增量,但对高性能三元前驱体的需求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仍需一定周期。
同步暂缓的循环研究院项目计划使用募集资金投资9920.04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项目暂未投入使用募集资金。
营收下滑净利却翻倍
陶瓷材料业务是道氏技术传统优势领域,通过不断地深耕拓展,该公司业务布局已从单一陶瓷材料业务发展形成当前“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战略资源”的多元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AI+材料”的战略发展方向。
各业务板块中,碳材料业务和锂电材料业务已成为道氏技术核心战略业务。在碳材料领域,公司客户主要覆盖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珠海冠宇、孚能科技、南都电源、极电新能源、中汽新能(力神电池)等。
锂电材料业务以控股子公司芜湖佳纳作为控股管理平台,下设各子公司经营三元前驱体和钴盐的相关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道氏技术三元前驱体产品客户已覆盖POSCO、振华新材、贝特瑞、浦华新材、万华化学、宁夏汉尧、红马科技、中信国安盟固利、海创锂电、容百科技、瑞翔新材、科恒实业等国内外知名客户。
钴盐产品客户主要有宁德新能源(ATL)、巴莫科技、雅城新材、BHP、CODELCO 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在发布项目暂缓公告的同日,道氏技术披露了2025年半年报。公告显示,道氏技术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54亿元,同比下降11.64%,但净利润却同比增长108.16%至2.3亿元,扣非净利润更是增长同比增长119.72%至2.11亿元。
营收下滑但利润翻倍,核心在于道氏技术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助攻。该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20.51%,同比增长18.63%;净利率为6.83%,同比增长97.05%。
具体而言,战略资源板块贡献显著是道氏技术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2025年上半年,道氏技术海外业务板块持续拓展。阴极铜产能同比提升,产能逐步释放,带动产销量实现增长,利润空间持续释放。与此同时,受益于钴金属市场价格上涨的积极影响,公司钴产品毛利率提升。
道氏技术更是表示,公司计划投资1.65亿美元在刚果(金)建设年产30kt阴极铜湿法冶炼厂项目,增强战略资源板块盈利能力。
此外,2025年上半年,道氏技术还加快了应收账款回款,其周转速度高于上年同期,坏账准备转回,由此产生收益。
整体而言,虽然金属资源价格上涨短期驱动盈利提升,但道氏技术仍需关注现金流和有息负债,保障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货币资金为26.96亿元,同比下降21.89%;应收账款为8.69亿元,同比下降44.48%;有息负债同比下降37.11%至36.57亿元,但26.93%的有息资产负债率仍存压力。
战略重心聚焦固态电池材料赛道
暂缓前驱体项目和循环研究院项目的同时,道氏技术正将资源倾注于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产业化突破。
道氏技术表示,基于对当前新能源市场的判断,公司的战略布局重心,将进一步聚焦于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目前该公司正重点研发固态电池需用的单壁/寡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固态和半固态电解质、高镍三元前驱体、富锂锰基前驱体等材料,着力构建固态电池全材料解决方案。暂缓暂缓三元前驱体项目和循环研究院项目释放的资金,或将优先保障固态电池材料技术研发。
半年报显示,道氏技术正全力推进三大突破:
●单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部分公司已实现供货,并已送样宁德时代,相关方正在对其开展相关测试;
●硅碳负极:已成功导入部分客户,同时不断向更多知名企业送样拓展市场;
●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正在积极与多家头部企业进行送样测试。
此外,维科网锂电注意到,道氏技术正加强产业链合作以推进技术落地。其已与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安瓦新能源”)签署协议,双方将在固态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导电剂等先进材料的开发与验证,及在固态电池应用适配上进行合作。
资料显示,安瓦新能源系国轩高科和奇瑞双双入股的固态电池企业。今年7月4日,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产能1.25GWh)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实现全面量产。
据悉,安瓦新能源即将量产的第一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计划于今年底推出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的第二代固态电池产品,在2027年推出能量密度超过500Wh/kg第三代全固态电池产品。
此外,道氏技术已与珠海冠宇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锂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材料的生产、开发、加工、销售等方面,以及在非冯·诺依曼架构科学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锂电材料研发和生产方面,利用各自的优势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