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说价格,可能会被贴上“价格战”的标签,容易被误解为放弃价值而扰乱市场。然而,价格低却并不等于质量不好,技术迭代、成本控制得当的产能,必将淘汰落后产能。日新月异的锂电池市场,“不前进就是后退”。
当前,半固态电池要“革传统液态锂电池的命”了。
全新MG4搭载半固态电池
据报道,7月18日,在最新的上汽全新MG4沟通会上,上汽MG总经理陈萃透露MG4将全球首次量产搭载半固态动力电池。这款车型将于8月5日正式亮相,起售价预计不到9万。

图:上汽全新MG4
暂不说该车型的尺寸空间、续航、手车互融体验、配置堆料都达到同级之最,且看其“心脏”——动力配套。
全新MG4搭载由上汽集团与清陶新能源联合开发的70kWh半固态电池,含仅5%液体电解质,该比例接近准固态电池水平,远超行业现有半固态电池占比的10%—15%,能量密度达180Wh/kg,CLTC续航537公里,相比传统磷酸铁锂电池在-7°C低温下续航保持率提升13.8%。
同时,由于该半固态电池以固态电解质替代大部分液态电解液,从根本上解决电池燃烧隐患,已通过360度针刺测试且未起火。
上汽的固态电池“野心”
早在2014年,上汽集团就已开始自主研发固态电池技术,成为当时国内最早一批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企业之一。此后,上汽集团与清陶成立联合实验室,致力于将固态电池技术进行产业化。
按照规划,上汽集团将通过“三步走”实现战略目标:第一阶段产品是半固态产品,产品液含量10%,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第二阶段产品是准固态产品,产品液含量5%,通过新的干法电极技术量产和高电压新型正极材料引入,实现新的电池结构;第三阶段产品是全固态产品,产品液含量0%,通过新的负极材料和更加压实的新型电池成型工艺,最终形成整体致密度超98%,液体含量为0。
2024年4月,来自上汽的智己汽车推出由上汽集团和清陶能源共同研发的业内首个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并将这块电池命名为“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首搭智己L6车型。这标志着上汽完成了“三步走”中的第一步。
当前,全新MG4都已经能够搭配仅5%液体电解质的半固态电池(或者说“准固态电池”),表明上汽三步走中的第二步,已经得到落实。
今年4月10日,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表示,“2027年,上汽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落地。”
显然,2027年,就是上汽第三步落实之时。并且,不排除会提前的可能:上汽曾表示全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量产,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体积能量密度超过820Wg/L,电池容量超过75Ah。
车企的固态电池之争
车企的固态电池路线以及未来规划,是市场关注的重点。毕竟,车规级全固态电池,市场期盼已久。
除了上汽,各车企当前各显神通:
国内车企方面,广汽集团计划在2026年将全固态电池搭载于吴铂旗下车型;长安汽车2025年2月公司推出全固态金钟罩电池,计划2025年底实现样车首发、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2027年逐步量产。
比亚迪2024年下线60Ah全固态电池(中试产品),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吉利汽车2023年建设固态电池实验室,2024年年中宣布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电芯已完成20AH样品试制。
北汽集团2020年搭载清陶能源固态电池的样车下线,2022年北汽福田完成固态电池搭载测试。2025年3月发布北汽福田半固态电池卡车;奇瑞汽车2025年星途星纪元搭载固态电池开始路测;蔚来2023年12月搭载半固态电池包的蔚来ET7实测续航超1000km,2025年4月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蔚来ET9亮相上海车展。
海外车企方面,2025年2月,梅赛德斯-奔驰使用装载新电池的EQS原型车进行固态电池技术的路试,预计续航超1000km;宝马纯电动宝马i7测试车已在慕尼黑地区进行路测。
丰田2019年公司与松下成立合资公司联合研发固态电池,公司计划2027年开始固态电池车型量产,该车型预计续航超1200km;本田投资SES联合开发固态电池产品,公司2024年建设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2025年1月开始生产,并在2025-2030年左右实现量产;日产计划2025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试生产,2026年全固态电池装车测试,2028年推出全固态电池车型。
现代预计2027年实现部分固态电池车型量产、2030年左右实现全面量产。
通用汽车投资SES,联合开发固态电池产品,2021年进行了A样品测试,预计2027年上市……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