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的本征安全指的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不言,这是我的第178篇原创文章。 今天来聊一聊锂离子电池的本征安全。
锂离子电池的本征安全(Intrinsic Safety)指的是通过电池自身材料、结构和设计实现的内在安全防护机制,无需依赖外部系统即可在滥用条件下(如过充、过热、短路等)主动抑制热失控风险。核心是通过多重物理和化学机制阻断故障连锁反应。
1. 提高锂离子电池本征安全的方案
1.1 材料优化提升安全性
设计上规避析锂风险:锂离子电池使用嵌锂化合物(如石墨负极、钴酸锂正极),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电极间迁移,避免金属锂析出带来的枝晶刺穿风险。
隔膜“Shutdown”功能:隔膜在130℃以上高温时熔融闭合孔隙,切断离子通路,阻止内部短路。
电池充放电过程
1.2 内置物理保护装置
PTC(正温度系数端子) :限制大电流充电时的温升,当温度异常时电阻骤增以切断电流。
Fuse(保险丝) :电芯表面温度达90℃时熔断,强制断开回路。
CID(电流中断装置) :当内部气压超过阈值(如0.9MPa)时机械断开电路,防止过压爆炸。
方形铝壳电池盖板结构
1.3 提高电化学稳定性
电解液添加剂:添加阻燃剂(如有机磷系)或过充保护剂(如联苯),抑制电解液分解和热失控链式反应。
电极冗余设计:负极容量高于正极(冗余度,N/P比>1.02,负极片要包覆正极片),避免过充时锂析出。
1.4 结构防护
安全阀与泄压机制:当内部产气压力超过0.6MPa时(目前防爆阀的耐压强度一般为0.6-0.8MPa),安全阀爆破泄压,防止壳体破裂。
壳体强化设计:钢壳/铝壳结构抵御机械挤压,软包电池通过铝塑膜破裂泄压而非爆炸。
2. 本征安全的验证标准
UL1642认证:所有商用电芯需通过高温、针刺、挤压等安全测试,确保本征防护机制有效。
热失控抑制:通过材料热稳定性(如磷酸铁锂正极分解温度>300℃)和隔膜闭孔特性,延缓热量积累。
3. 本征安全的局限性
尽管本征设计可以显著提升安全性,但是还需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的风险。
制造缺陷风险:极片毛刺、金属杂质可能导致微短路。
滥用工况的边界:极端过充(>4.4V)或低温充电仍可能引发析锂,突破本征防护极限。
老化影响:循环后SEI膜增厚、电解液消耗可能削弱保护机制。
4. 总结
锂离子电池的本征安全是通过材料选择(无金属锂)、结构设计(隔膜/PTC/Fuse/CID)和电化学防护(添加剂/冗余设计)构建的多层级主动防护体系,本质是将安全机制内置于电池自身,而非依赖外部BMS。其目标是最大限度降低热失控概率,但需结合制造工艺控制和系统级监控以实现全面安全保障。
以上内容均为本人日常工作,交流,阅读文献所得,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文中阐述观点难免会有疏漏,欢迎业内同仁积极交流,共同进步!
参考资料:
1.隔膜对商用 500Ah 锂离子电池的影响,段体超
2.锂离子电池工艺缺陷及失效模式研究,赵振博
3.锂离子电池顶盖技术研究进展,皮玉平
原文标题 : 锂离子电池的本征安全指的是什么?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免费参会立即报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数会工业芯片与传感仪表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25 具身机器人动力电池技术应用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