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旺达/鹏辉/盈凡/卫蓝/太蓝/先导等共聚,先进电池技术有多先进?
电池技术正处在一个爆炸式发展的时期,从液态锂离子电池到半固态/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新概念、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
紧跟市场发展趋势,才能获得新发展。2025年10月29日,维科网锂电在深圳举办了“OFweek 2025先进电池技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聚焦电池产业前沿技术和市场趋势,来自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500余人共聚一堂,开展头脑风暴,深入探讨先进电池产业链的建设,为先进电池产业的发展凝聚力量。



图:研讨会现场
下面为各位嘉宾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演讲概要:
1、周曼总监:迎接固态钠离子电池干法制备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量化产业化AI元年
周曼介绍,固态钠电池可以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同时确保电池的高安全性,是钠电池的终极技术路线。工信部明确将固态钠电池纳入新能源技术重点扶持领域,预计2025年全球需求达65.8GWh。
目前固态钠电池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每一种正负极材料各有优缺点,通过复合材料的设计实现性能优化,持续提高电极、电解质和电极内部的固固界面适配性是固态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发同时具有高室温离子电导率、高柔性高机械强度、高电极稳定性等性能的固态电解质体系是固态钠电池商业化的关键。
周曼表示,干法电极技术通过3D打印和原位层叠工艺,实现正极-电解质-负极的连续叠层制造,显著改善固固界面相容性,降低界面阻抗。同时,干法工艺还可避免传统湿法浆料的溶剂污染,提升能量密度,并减少电解液和隔膜使用,制造成本较湿法明显降低,硫化物电解质路线更有望通过AI优化进一步压缩成本。
目前,固态钠电池应用场景正快速拓展,在储能、两轮车、三轮车、A00级车、新能源汽车等各个领域均实现了应用,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储能领域是2025年钠电池的最大应用市场,占比高达60%,其次为电动两轮车和新能源汽车。
在设备革新上,纳科诺尔、曼恩斯特、先导智能和利元亨等公司在干法电极设备领域均有所布局,结合AI技术的深度应用,有望推动固态钠电池加速迈向商业化。
短期来看,钠电池暂时还无法实现对锂电池的颠覆性替代,更多的是在细分领域中对能量密度要求较低的特定应用场景的替代与补充;远期来看,若钠电技术研发能够实现性能与成本的技术瓶颈攻关,在固态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未来钠电对锂电的替代作用或将越来越强。

图:周曼总监
2、欣旺达动力产品开发高级总监李臻:航空动力电池的核心需求、挑战及策略
李臻表示,基于航空活动的低空经济,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目前,“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日益丰富,物流、旅游、农业、消防、巡检、交通等场景逐步落地。航空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航空飞行器心脏,决定了低空经济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高度,因此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宽温域应用、安全性能等指标上,具有非常高的要求。但目前各要素相互制约,难以兼顾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高安全。
李臻介绍,在航空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上,欣旺达动力秉持“量产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理念。2025年初,公司推出了“欣·云霄1.0”航空动力电池,已量产并搭载百公斤级飞行器,完成了-30℃环境,百公里飞行验证。该电池能量密度达320Wh/kg,循环寿命超2000次,倍率性能4C~6C。2025年中,欣旺达动力不断突破,又推出第二代“软”固态“欣·云霄2.0”能量密度达到360Wh/kg;未来将朝着500Wh/kg以上的方向持续迭代创新。

图:欣旺达动力产品开发高级总监李臻
3、杉杉科技研究院硅材料组副主任刘冬冬:CVD硅碳的应用和产业化新进展
刘冬冬表示,硅碳负极凭借超高的比容量,能显著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在消费和动力电池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然而,当前硅碳负极距大规模量产仍存在诸多痛点,如膨胀、快充、强度及成本等。
针对上述问题,杉杉重点布局了CVD硅碳材料,并在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有望加速硅基材料大规模商业化进程。
在产能布局方面,杉杉宁波4万吨一体化硅基负极基地已投产,成为行业内最先落地的硅碳负极有效产能之一,今年产能将进一步释放。

图:杉杉科技研究院硅材料组副主任刘冬冬
4、鹏辉能源储能与动力电池研究院院长李纾黎博士:高倍率、高比能电池在低空经济场景的应用探索
李纾黎博士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近年来在“中央统筹+地方突破”的双重政策支持下,迎来爆发前夜。2025年,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商业化应用落地元年,蓝天正变为蕴藏无限商机的经济新空域。
然而,伴随着低空场景应用的拓展,电池已成为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低空飞行器电池需要极致的安全保障,以及更高功率、更高能量密度。
基于高功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三大平台技术,鹏辉能源已推出无人机专用电池Sky系列。该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瞬间放电最大支持80C,持续充放6C,循环超1000周。

图:鹏辉能源储能与动力电池研究院院长李纾黎博士
5、盈凡电气应用解决方案专家谢海军:nVent HOFFMAN 守护锂电生产,共筑安全高效新生态
谢海军表示,控制柜是锂电生产设备的灵魂和智慧,是大脑(PLC),是中枢神经系统(通信网络),是感官(传感器),是四肢(驱动器/执行器),可以保障生产安全、确保产品一致性与高品质、提升生产效率与自动化水平,并确保设备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盈凡电气作为关键任务解决方案提供商,旗下品牌霍夫曼(Hoffman)的电源柜、PLC柜、变频柜、操作箱、端子箱等产品已在全球锂电行业广泛应用,覆盖电极生产、电芯生产、电池模块生产、电池组生产等工艺段,成为锂电产线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支撑。

图:盈凡电气应用解决方案专家谢海军
6、诺德股份产品总监吴大贝:全固态电池专用集流体的开发与应用
吴大贝表示,全固态电池是下一代储能技术的核心方向,而专用集流体正是其性能突破的关键一环。它不仅要适配硫化物、氧化物等不同电池体系,更需在极薄化、耐高温、低阻抗上实现突破,也就是既要解决传统集流体与固态电解质的界面兼容难题,又要支撑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应用需求。
目前,固态锂电池主流商业化电解质为硫化物系列,固态锂电池未来负极材料主要为硅氧/硅碳/锂金属材料。但是,传统铜箔无法应用在硫化物基固态电池中。
吴大贝介绍,诺德股份已针对全固态电池开发了NL-FN镀镍合金箔和NL-FN双面镀镍合金箔等多款专用集流体,推动全固态电池向产业化落地迈进。其中,NL-FN镀镍合金箔耐腐蚀性强、均匀致密,厚度与导电性定制可控,耐弯折性能较传统铜箔提升25%以上;NL-FN双面镀镍合金箔抗氧化性能优异,可200℃高温下48h不变色,抗拉强度相比纯铜箔提升10%。

图:诺德股份产品总监吴大贝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2点击报名>>> 【免费试用】宏集运输冲击记录仪
- 
			                即日-12.26立即参评>> 2025维科杯第八届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免费参会】2025韩国智能制造及机械设备企业贸易洽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25先进电池技术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英飞凌功率器件和方案助力电池化成分容,提供高效率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预约工程师上门演示】日置电池测量解决方案产品试用
- 
		                   		1 锂电材料工厂火灾


 
           
          
 
           
           
          	 分享
分享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