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公开工商信息平台显示,蔚来汽车旗下核心电池公司——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简称“蔚来电池”)发生了一系列重要人事变动。
具体看来: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该公司的职务由董事长变更为董事;原法定代表人、董事兼总经理曾澍湘卸任全部职务;新任法定代表人、董事兼总经理由何旭接任。
资料显示,蔚来电池成立于2022年10月,注册资本高达2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等。
蔚来电池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100%持股,李斌是实际控制人、受益所有人。
有市场分析认为,李斌作为蔚来的最高决策者,其时间与精力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他不再担任电池子公司的董事长,可以解读为电池业务已经度过了最初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期。
“前期,李斌需要亲自挂帅,为电池公司奠定发展方向、组建核心团队、协调内外部资源。如今,业务步入正轨,具体的研发、制造和日常运营管理需要更专业、更能躬身入局的管理者来负责。”
“此举有利于将李斌的精力解放出来,更聚焦于蔚来整体的战略、产品、市场与用户体验等更为宏观的层面。”
据悉,蔚来电池的接任者何旭,在电池技术与管理方面更具一线经验,出任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体现了蔚来电池业务重心向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下沉的趋势,能加速蔚来电池的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十年累计亏损超1300亿
财务数据显示,成立于2014年的蔚来汽车,十年累计亏损超1300亿元,其中2024年净亏损达224.02亿元。
不过,2025年似乎有所好转:一季度亏损67.50亿元,二季度亏损49.95亿元,亏损幅度逐步收窄。
最新的信息显示,2025年10月份,蔚来汽车交付量突破4万台,连续三个月创纪录;全球换电站逼近4000座,加电比加油还方便;三品牌协同发力,从10万级到80万级市场全面开花,甚至摸到了盈利的门槛。
11月9日,李斌还回应了蔚来四季度能否盈利的问题。李斌称,“今年销量和毛利率都不错,比原来的车要好。四季度没有新车没有 NIO Day,花钱的事第三季度都搞完了,所以都是有机会的。”
看来,在汽车业务节节上升之际,蔚来又有精力去推进电池方面的建设了。
曲折的造电池之路
早在2021年,蔚来就已经组建了电池研发团队,蔚来自造电池的话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焦点。
蔚来组建电池研发团队的当年,蔚来宣布与宁德时代合作研发的75 kWh三元铁锂电池。
2022年5月,蔚来拟投资2.18亿元,在上海嘉定区安亭镇新建研发项目,包括从事锂离子电芯和电池包研发的31个研发实验室,以及1条锂离子电芯试制线和1条电池包pack线。
2022年6月,李斌表示,将持续加大动力电池相关领域的投入,蔚来子品牌阿尔卑斯将搭载自研电池,并将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李斌还透露,蔚来将在2024年推出800V 高压平台电池包,该800V高压电池为4680电池,计划搭载到蔚来第三代平台(NT3)的车型中。
2022年8月,有消息称,蔚来正在自研磷酸锰铁锂电池和4680电池,并计划量产这两种电池,供给蔚来及其子品牌阿尔卑斯。而关于磷酸铁锰锂电池的量产工厂,将在合肥电池厂进行。
2022年10月,就是蔚来电池的正式成立。
2023年2月,蔚来计划推进大圆柱电池量产:在合肥“2023蔚来电池合作伙伴论坛”上,蔚来宣布启动“蔚来电池科技合肥产业基地一期”建设,规划产能40GWh,建设大圆柱电池。
不过,进展并不顺利。据36氪报道,受经营情况、研发节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蔚来暂缓了合肥电池工厂的设备采购,但项目仍在进行之中,只是会按照新的量产时间推进”。
2023年9月份,又有消息称,蔚来正筹备与蜂巢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大圆柱电池。双方将在马鞍山投资试制线,部分研发人员合并,但双方的制造和采购将保持独立。
随后,市场又传出蔚来裁员、剥离电池部门等消息,称蔚来的大圆柱电池项目基本完全陷入停滞。
如今,是蔚来电池的业务重新“整装待发”:公司构架的从上而与调整,或将使蔚来电池的业务得以持续更快推进……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