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又火了?它到底为何充满争议?| 人人能懂的产业报告
近几年,固态电池这四个字频繁出现在新能源领域的新闻中。车企发布会高调宣传、概念股批量涨停、多国竞速布局技术路线……此前,它曾稍稍冷却了一段时间,近日却又重新开始登上热搜。作为被很多人视为突破液态电池瓶颈的技术,它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特征赚足眼球,却也深陷定义模糊、宣传注水、量产困难等争议。本报告力图以通俗语言拆解这其中的争议核心,还原固态电池的真实困境。
一、先搞明白,固态电池凭啥被寄予厚望?
众所周知,传统新能源汽车用的是液态电池,其缺点有能量密度一般、低温下性能会衰减、有漏液起火风险等等;而固态电池试图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此举理论上可带来三大优势:
1. 更安全:固态电解质不易燃、不易爆,解决了液态电池热失控的隐患;
2. 能量密度高: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目标达400-500Wh/kg,远超当前液态电池约350Wh/kg的上限,这意味着将来电动车的续航有望大大延长;
3. 充电更快:配合锂金属负极等技术,全固态电池理论上可在10分钟内充满电,逼近燃油车的加油效率。
正因为有这些优势,固态电池成为中、日、韩等国车企和电池行业的关注重点,也催生了投资市场的热切期盼。

二、争议焦点:三大矛盾藏隐患
风口之下,固态电池的问题本质上还是“实验室理想性能”与“商业化现实瓶颈”的冲突,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上:
1. 定义混乱:“半固态”混淆视听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固态电池不是一个单一概念,它还分为“半固态”和“全固态”两个阶段,其中半固态电池中仍有少量液态电解液(常低于10%),而全固态电池则一点也不含。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不少企业便打起了擦边球。比如曾经有某车企官方宣称其车辆采用了“准固态电池”,但供应商却承认该电池实际上还是属于半固态范畴……这种定义上有意无意的模糊,会让不那么了解技术的消费者产生误解,是企业对市场的不负责任。
2. 性能注水:宣传数据与实测有差距
和第一点类似,一些企业在宣传固态电池的高水准时,会夸大宣传。比如某车企宣称,其采用的电池之能量密度,可达到368Wh/kg,但实测显示其续航提升主要靠的是增加电池容量(133kWh),而不是电解质技术的突破……可这款车型的售价却比普通版高了10万元……
3. 量产难产:从实验室到装车的巨大鸿沟
固态电池的量产难点主要有三个:一是材料瓶颈,比如硫化物电解质的核心原料是硫化锂,而硫化锂的价格高,且遇水会生成有毒气体,生产环境要求严;二是设备升级问题,全固态电池的产线与传统液态电池的不同,要替换的设备很多,单条产线的投资成本可能会翻倍;三是目前的良率低,实验室阶段良率都只有60%-70%……

NASA前些年公布的一款固态电池的结构设计图 图片来源:NASA
三、全球竞速:技术博弈下的产业焦虑
固态电池争议的背后,是全球产业链的路线博弈和资本暗涌。
技术路线方面,不同国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譬如中国的比亚迪、宁德时代聚焦硫化物电解质;日本丰田押注硫化物体系;欧洲的奔驰、宝马则联合研发氧化物电解质技术等等。这种分化意味着业内缺乏统一标准,产业化进程还在早期。
资本的狂热则放大了争议。曾经,在某车企固态电池发布会的次日,A股相关概念股的平均涨幅超过了10%,可这本是很荒诞的,因为当前固态电池的技术实际上还不成熟,距离成熟应用还差很远,发布会的意义除了吹牛和配合资本翻云覆雨,还有什么意义?不是又在误导消费者吗?资本炒作明显推高了泡沫和风险。

四、未来可期但需理性:
2030或成节点那么,固态电池会不会压根是一个伪命题呢?似乎不会。有一种观点认为,全固态电池的成熟需要经历三个阶段:2025-2027年间解决硫化物电解质的量产问题;2027-2030年实现400Wh/kg的高硅负极电池装车;2030年后力争实现锂金属负极的终极形态。
这其中,需要打通原料供应(如硫化锂产能提升)、设备研发(如高压化成设备)、标准制定(如车规级测试规范)等产业链全链条。
五、一些名词解释
1. 锂金属负极:是电池储存和释放电能的负极核心部件,用纯锂金属做材料,能比传统电池的石墨负极存储更多电,是提升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
2. 氧化物电解质:固态电池里传导锂离子的固态通道技术,用氧化锂等氧化物做材料。稳定性好、不易燃,但离子传导速度稍慢。
3. 硫化锂:硫化物电解质的核心原料,长得像白色粉末,纯度要求高,价格贵,遇水会产生有毒气体,生产时需严格控湿,是硫化物电解质量产的材料瓶颈之一。
4. 硫化物电解质:固态电池里传导锂离子的固态通道,用硫化锂等硫化物做材料。离子传导速度快(接近液态电解液),原料贵、生产环境要求高。
原文标题 : 固态电池又火了?它到底为何充满争议?| 人人能懂的产业报告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30免费下载>> 颇尔锂电池全产业链过滤应用合集
-
即日-12.20点击报名>> 【免费试用】宏集运输冲击记录仪
-
即日-12.25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5(第四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6立即参评>> 2025维科杯第八届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会后回顾点击回顾>> OFweek 2025先进电池技术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让激光电弧复合焊像焊机一样操作简单



分享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