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正加快从“电池制造”到“能源生态”的双线突破。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据晶科能源8月4日消息,近日,其全资子公司晶科储能(Jinko ESS)与亿纬锂能(EVE Energy)共同宣布,双方的联合储能专用电芯工厂正式进入量产阶段。该工厂于2025年5月完成全链路设备调试,6月产线全面投运,将为晶科储能每年供应5GWh 314Ah储能电芯。
据悉,该工厂生产的314Ah储能电芯专为工商业及大型储能系统设计,实现从材料选型、工艺参数到质量管控的全流程优化,显著提升能量密度与系统集成效率,从而提供单体容量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可完美适配晶科储能的液冷储能系统。
此外,据亿纬锂能消息,7月28日,亿纬锂能子公司亿纬动力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简称“华电湖北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项目开发与配套化学储能、电力市场建设与开发、交能融合发展、绿电直连及分布式项目、零碳园区建设五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此次合作将重点打造国家级零碳示范园区,整合风光发电、储能配套、绿电交易等全链条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绿色能源服务。同时,双方还将在电力市场创新、电动交通、低碳产业及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构建更加高效的能源生态体系。
资料显示,华电湖北分公司系国有独资发电企业华电集团旗下公司,拥有936万千瓦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约300亿千瓦时的运营规模,在清洁能源开发与电力服务领域具有丰富经验。
综合来看,这两个合作不仅标志着亿纬锂能从电池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的持续突破,同时也折射出新能源产业竞争逻辑的深刻变革。
一方面,亿纬锂能优异的储能电芯技术及产品可以完全满足晶科储能、海博思创、海得智慧能源、林洋储能、Powin、AESI等海内外客户的业务增长需求,突破同质化竞争。
另一方面,通过与华电湖北分公司等能源服务商进一步打通电力应用场景,进而加速形成“技术+场景”的生态闭环。
除了与下游客户的合作之外,亿纬锂能也正加速构建服务闭环,将电池技术延伸至运维、租赁、绿电交易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强化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7月23日,荆门亿纬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简称“荆门亿纬”)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怡青,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储能技术服务,蓄电池租赁,机械设备租赁,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充电控制设备租赁,电池销售等。
股东信息显示,荆门亿纬由亿纬动力全资控股,后者是亿纬锂能的全资子公司。
而要实现这些合作及布局的真正落地,产能规模成为核心支撑。这当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亿纬锂能极其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的“荆门基地”。自2012年落户荆门以来,亿纬锂能在荆门高新区持续不断地增加投资,规划建设1个总部、11个厂区、18个工厂。截至目前,已建成9个厂区,产能169GWh,规模居湖北省第一。
其中,亿纬锂能在国内单体最大的储能电池工厂(第十厂区)二期工程于今年1月开工,目前正加速建设中,预计全部投产后,亿纬锂能荆门基地总产能将达212GWh,年产值冲刺1000亿元。
总的来说,在碳中和目标的全球竞速中,亿纬锂能所形成的“技术锚定场景、制造联动服务、本土辐射全球”的战略框架,将继续为亿纬锂能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