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极片Lab消息,蜂巢能源于近期获得smart电池项目定点,将在国内和海外市场同时供货磷酸铁锂短刀电池。
这意味着,蜂巢能源2025年初定下的项目将继续超额完成。
海外出货占比已达30%
在今年1月举行的在蜂巢能源第五届电池日上,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曾表示,预计蜂巢能源2025年短刀出货占比70%以上;月度供货量稳定3GWh以上,并向单月4GWh迈进;新搭载车型超20款;新项目开拓超15个;海外占比将超过30%。
其中多数目标已提前达成。据多家媒体报道,在7月10日举行的蜂巢能源2025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上,蜂巢能源方面透露,2025年上半年,蜂巢能源新增定点客户超过4个,新项目36个;月出货量维持在3GWh左右,9月份将突破4GWh,11月单月将超过5GWh。
就出货量来看,2025年上半年,蜂巢能源电池累计搭载20+热销车型,出货量达16.6GWh,同比提升超90%,其中海外合计出货量达5.13GWh,海外出货占比高达30%,预计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94%。
另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2025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榜单,蜂巢能源以10.5GWh的装车量跻身全球TOP10,同比增长高达110.1%,成为榜单中唯一实现三位数增长的企业。
这一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蜂巢能源与欧洲顶级车企的战略合作,目前其已为Stellantis集团累计供货12.8万套短刀电池包,为宝马MINI配套的电池也突破11万套大关。
就此来看,拿下smart定点,主要是由于蜂巢能源已成功供货顶级车企,产品质量及品控能量已得到充分检验,尤其是宝马MINI,与smart的精品小车定位一致。
据悉,蜂巢能源的盐城二期工厂为Stellantis供货。该工厂采用了蜂巢能源自研的第三代飞叠片技术,打破效率桎梏的同时,采用行业领先的AI检测、热复合、热压等工艺,极大地提升了电池在生产阶段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而短刀电池在热复合飞叠技术加持下,具备更好的安全性、长寿命和快充性能。今年5月,蜂巢能源还发布了蜂行短刀电池,以6C充电倍率、电芯195Wh/kg能量密度及超5000次循环寿命刷新行业性能天花板。
整体来看,拿下smart定点,将为蜂巢能源2025年及2026年实现业务战略目标注入强动能。据了解,2025年被smart定义为自己的全球之年。该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此前曾在采访中表示,针对全球产销布局,“我们的目标是5:4:1的中欧双核全球布局,中国市场占比5,欧洲市场占比4,中欧以外的海外市场也很重要”。
截止目前,smart已经进入17个欧洲国家,借助超过300家线下奔驰店,采用“店中店”模式布局smart产品。此外,smart在非洲和南美也有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极片Lab消息还指出,知情人士透露:“除了smart以外,蜂巢能源也在接触一家头部跨国车企,项目已经接近定点,蜂巢能源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很高”。
此前蜂巢能源也明确表示,公司正加快和多家海外车企及储能等合作的步伐。在蜂巢能源2025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上,杨红新还表示,2025年,蜂巢能源动力领域新搭载车型将超过25款,新项目开拓将超过45个。
随着配套车型逐步释放,以及定点项目陆续签订,蜂巢能源2025年动力电池出货量预计将实现翻倍增长。面对强劲的客户需求,蜂巢能源的产能已做好准备——目前已在盐城、上饶、成都三大基地布局45GWh热复合飞叠+短刀产线,充分保障客户产品需求。同时,飞叠3.5版本计划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量产,并将积极预研飞叠4.0版本,保持公司产品技术领先性。
2026年实现扭亏为盈
在动力电池业务板块一路猛进的同时,蜂巢能源的储能业务同样气势如虹。
5月,蜂巢能源连签两份订单,储能大刀产品不断强势出海。在德国慕尼黑Intersolar Europe展会期间,蜂巢能源密集签署四项战略合作协议,累计签约项目规模超2GWh,横跨亚欧市场,实现电网侧、工商侧等全场景覆盖。
另在2025年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上,蜂巢能源与诺德智慧能源、飞毛腿能源、极致电力、欧力普能源、瑞源电气、摩天轮新能源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达成重要战略签约,一举斩获2.1GWh储能订单。这些签约将推动蜂巢能源在2025年向澳洲、东南亚等市场提供多型号短刀电芯解决方案,并在风光储能领域开展大规模合作。
目前,蜂巢能源储能产品已进入欧洲、中东、亚太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累计项目已超200+个,遍及30余个国家,预计2025年全年累计销售可达5GWh,2026年达到8GWh。
此外,在固态电池领域,蜂巢能源正积极推进。据悉,蜂巢能源的布局节奏半固态和全固态两个阶段,今年将量产第一代软包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为300Wh/kg;第二代78Ah半固态新品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60Wh/kg,主要用于续航里程超长的eVTOL和人形机器人产业。全固态电池方面,第一代产品能量密度为400Wh/kg,容量是68Ah,采用第三代热复合飞叠技术,简化工艺流程,生产效率提升100%,具备量产可行性。

图源:蜂巢能源
对于动力、储能和新兴领域的产品布局,蜂巢能源称之为全新“4+1”产品矩阵。在动力、储能业务齐头快进,叠加全新产品矩阵的发力,将强有力支撑蜂巢能源销量和市占率保持增长状态。
相应地,蜂巢能源的业绩也有将得到提升。据多家媒体报道,在蜂巢能源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上,杨红新透露,预计公司2025年出货量超过47GWh,在国内动力电池装车份额达到3.6%,营收超过240亿元,并在2026年实现扭亏为盈。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