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PACK制造工艺系列:电池包模组成组及捆扎方案(模块盒、PET塑钢带、钢带、焊接、CTP粘接)

欢迎来到各位小伙伴来到“PACK制造工艺系列合集”!接下来我们将对新能源电池包零部件的材料类型、制造工艺和设计要点进行逐个分析,感谢阅读和关注~

本文约1100字,7张图片

阅读预计1-2分钟~     

随着电池包行业对能量密度提升的不断追求,从CTM到CTP,电芯成组捆扎固定成为模组的方式也不断发生改变。

电池模组的捆扎固定不仅关系到模组的结构稳定性,还需要考虑电芯膨胀力(影响循环寿命)。另外,有时模组打包方式还需要考虑拆解便利性。

(1)模块盒方案

成组方式:通过外壳将电芯、结构件(如端板、侧板)及功能组件(如冷却系统)封装为独立单元,形成标准化模组。

特点:早期电池包多采用CTM方案,由于电芯一致性较差,因此电池包设计偏保守,结构件较多。采用塑料模块盒对电芯进行固定可靠性较高。

这种方案多用于圆柱电池模组,便于快速装配。

(2)PET塑钢带方案

成组方式:使用PET塑钢带通过热熔接扣或机械锁紧固定电池模组。

特点:塑钢带重量轻,有利于电池包的轻量化;塑钢带耐酸碱、抗氧化,可以使用电池包内复杂环境。

操作方式:电动打包机一键操作

缺点:抗拉强度远低于钢带,一般和钢带配合使用。例如,上钢带+下PET塑钢带,上钢带有效限制模组纵向膨胀变形,而下PET塑钢带可以灵活适应电芯尺寸公差波动。

(3)钢带方案

成组方式:采用不锈钢带或镀锌钢带(预焊接)固定模组。一般钢带需要用热缩管或云母等材料进行绝缘和隔热等措施。

特点:

钢带抗拉强度高,防火性能优秀,并且安装方便,有利于加快生产节拍

缺点是钢带对电芯尺寸公差波动适应性较差

(4)铆接方案

成组方式:通过铆钉或冷铆工艺连接侧板与端板,形成刚性结构。

特点:

抗振动性能较好

缺点是铆钉不可拆卸

(5)侧板与端板焊接方案

成组方式:通过工业机器人进行激光焊接或CMT焊接等,连接侧板与端板。

特点:连接件数量减少,结构可靠

(6)端板与侧板螺栓连接方案

成组方式:通过螺栓将端板与侧板固定,形成可拆卸结构。

特点:

由于使用螺栓连接,模组便于维修和拆卸

固定螺栓必须使用一定的防松措施(例如弹簧垫片或螺纹胶等)

(7)CTP结构胶粘接方案

成组方式:使用高强度结构胶(如聚氨酯、环氧胶)直接粘接电芯与壳体,取消机械连接。

特点:

轻量化:减少金属连接件,提升体积利用率

导热结构胶兼顾固定和热量传递两大功能

高粘接强度:结构拉伸强度一般≥8 MPa,满足振动和冲击要求

分割线

 我是晴耕雨读,既是工程师,也是分享者;

感谢支持,期待与你共同成长!

免责声明:个人能力有限,如有错误之处,欢迎指出~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所用图片、文字部分来源自网络,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将立即删除,无任何商业用途!

       原文标题 : PACK制造工艺系列:电池包模组成组及捆扎方案(模块盒、PET塑钢带、钢带、焊接、CTP粘接)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