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为什么电芯使用频次过低会导致PACK压差增大?

2025-07-10 11:12
锂电解码
关注

大家好!我是不言,这是我的第159篇原创文章。

今天来聊一聊锂离子电池生产中PACK电池包的压差问题。

压差是锂离子电池常见的市场售后问题。而电芯使用频率过低则是PACK电池包压差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电芯使用频率过低导致PACK电压差增大的原因主要与电芯的自放电特性、BMS均衡机制失效以及极化效应累积有关。

1. 电芯自放电率差异放大

根本原因:电芯的自放电率(K值)存在固有差异。高频使用时,BMS的均衡功能可动态补偿这种差异;但长期静置时,自放电差异会持续累积:

自放电率高的电芯电压下降更快。自放电率低的电芯电压保持较高,导致模组内电压差逐渐扩大。

2. BMS均衡功能失效

被动均衡局限性:BMS的被动均衡仅在充放电过程中工作。低频使用时:

静置期间均衡电路不激活,无法消除电压差。长期静置后,电压差可能超出均衡电路的补偿能力(如均衡电流仅50mA,无法弥补大幅电压差)。

主动均衡失效:部分系统为节能会在静置时关闭主动均衡模块,进一步丧失补偿能力。

3. 极化效应累积

浓差极化加剧:长期静置导致电解液中锂离子分布不均。恢复使用时:

极化程度不同的电芯电压响应速度不同,充放电末期电压差显著增大。静置后电池内阻增大,加剧充放电末端的电压发散。4. 环境温度的影响

温度加速自放电:高温环境下自放电率显著升高。若PACK存在温度梯度:高温区域电芯电压衰减更快,进一步扩大电压差。

5. 改善建议

定期维护充放电:对低频使用的PACK定期进行小电流充放电(如0.05C),激活BMS均衡功能。

温度均匀性管理:确保模组内温度差≤3℃。

升级BMS策略:增加静置期间的间歇式均衡功能,或采用库仑效率补偿算法。

6. 结论

电芯使用频率过低导致PACK电压差增大,本质是自放电差异在静置期的不可控累积,叠加BMS均衡失效及环境温度影响。该问题在文档中有多案例支持(如模组压差测试、K值筛选数据),需通过主动维护和系统优化缓解。

以上内容均为本人日常工作,交流,阅读文献所得,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文中阐述观点难免会有疏漏,欢迎业内同仁积极交流,共同进步!

参考资料:

1.SOC对锂离子电池存储性能影响及K值筛选工艺,许汉良

2.低温搁置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马文斌

       原文标题 : 为什么电芯使用频次过低会导致PACK压差增大?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