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排”到“零碳”,嘉盛环境重塑锂电制造能源模式!
近日,工业温湿度管理领域的领导者嘉盛环境,正式发布新产品——新型零碳低温除湿系统。

图:嘉盛环境新型零碳低温除湿系统发布现场
一石激起千层浪,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这一行业盛事,包括国内的新浪财经、储能世界、新储网、锂电联盟、锂电派等。



来源:网页截图
海外同样有相关报道。

来源:网页截图
新型零碳低温除湿系统为何能引起全球关注?
绿色产业的高碳之困
众所周知,锂电、制药、电子等高能耗行业正面临减排与成本的双重压力,特别典型的是锂电行业,作为新能源革命的核心,其自身的生产过程却承受着高能耗、高碳排的巨大压力。
近年来,许多高能耗企业通过安装光伏、购买绿电等方式,实现了运营层面的初步“减碳”。然而,深层次矛盾仍存:
碳盘查依赖人工、数据孤岛林立,碳排放“看不清、摸不透”,决策缺乏依据;
减碳手段单一,难以与核心生产工艺结合,面临“减排即减产”的窘境;
深度脱碳技术投入巨大,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企业动力不足;
碳资产无法有效管理和增值,碳管理成为纯粹的成本中心……
在锂电制造领域,新一代电池特别是固态电池的制造,对干燥房环境要求极高,而传统电再热或蒸汽除湿方式存在严重的能源品位错配,用高品位电能加热被行业诟病为“大炮打蚊子”,使除湿系统成为车间能耗的“无底洞”。
谁能解决这些痛点,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嘉盛环境新产品既零碳又赚钱
面对行业积弊,嘉盛环境直击系统、能源、除湿三大痛点,其带来的新产品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场商业逻辑的根本性转变——从“卖设备”转向“卖产出、卖能效”。
1、全系统集成化设计,从“工地拼凑”到“工厂预制”。JDHS集成式热泵站将热泵、水泵、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在工厂内预制成模块化站房,从根本上杜绝现场安装的漏点风险。
这一设计使占地面积缩减超30%,机房结构建设费用下降90%以上。
2、模块化架构,从“漫长施工”到“即装即用”。“搭乐高”式的模块化设计,使建设周期缩短70%以上,助力锂电企业快速扩产,抓住市场窗口期。
3、AIoT智能,从“人控”到“智控”。JICS智能群控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机器学习,实现无人值守、远程诊断与AI节能寻优,让系统在各种工况下自动寻找能效最优解。
4、零碳路径,从“开源烧气”到“节流用废”。技术深水区在于工业余热/废热的高效回收与梯级利用。系统捕获空压机余热、工艺冷却水等低品位能源,驱动高温热泵,满足除湿和供热需求,实现“几乎无直接碳排放”。

如何赚钱?
一个案例是:应用嘉盛环境新型零碳低温除湿系统后,A企业年度运行费用从596万元降至197万元,节省399万元,降幅高达67%。初投资579万元,投资回报周期仅1.45年。
在能耗方面,热泵加热单位成本仅为52.9元/GJ,较燃气锅炉(140.0元/GJ)降低62%,较电加热(160.0元/GJ)降低67%。
这些数据表明,该系统不仅能降低碳排放,还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运营成本降低50%+、能源消耗降低50%+ 的数据,让这一系统成为锂电制造企业零碳化的最明智选择。
至此,嘉盛环境得以让工业领域的零碳化转型正从边缘走向核心。
助力中国高端装备出海
数据显示,全球电动车和储能的增加与渗透率提升,正在带动海外电池产能爆发,保守估计,2024-2030年欧洲、北美将新增>200GWh电池产能。
嘉盛环境从中国到美国、匈牙利、德国、印度尼西亚的全球化网络,为海外锂电制造提供坚实支撑,包括从规划与设计阶段,到设备与系统交付阶段,再到施工与安装阶段,最后到运维与数字化管理阶段,嘉盛环境都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据悉,依靠嘉盛环境完善的全球供应链以及对当地政策深入理解,嘉盛环境还能有效帮助客户规避地缘风险。
这完美契合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出海以及全球锂电产业链分散化布局的趋势。
总结
零碳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嘉盛环境发布的不仅是一款产品,更是一种新范式:绿色与效益可以兼得,环保与盈利能够并行。
随着全球对供应链碳足迹要求愈发严格,从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到下游车企的碳审查,具备低碳生产能力的企业将赢得未来。
嘉盛环境的这次发布,恰逢其时地提供了一套既减碳又赚钱的解决方案,为锂电制造业的绿色竞争力增添了重要砝码。
附:嘉盛环境新型零碳低温除湿系统视频介绍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2点击报名>>> 【免费试用】宏集运输冲击记录仪
-
即日-12.26立即参评>> 2025维科杯第八届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免费参会】2025韩国智能制造及机械设备企业贸易洽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25先进电池技术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英飞凌功率器件和方案助力电池化成分容,提供高效率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预约工程师上门演示】日置电池测量解决方案产品试用



分享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