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耀石锂电突破950Wh/L能量密度,撬动新一轮续航“军备竞赛”!

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在2024年企稳回升,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转正,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持续向好;叠加3C端国补政策的推动,2025年上半年行业保持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可穿戴设备、消费类无人机、蓝牙音箱、AR/VR设备等新兴品类快速发展,以及AI大模型等新兴技术与终端融合加速产品迭代,对电池提出更高的要求。

据灼识咨询预测,全球消费类电池出货量将从2024年的41.59亿个增长至2030年的59.68亿个,复合年增长率达 6.2%,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然而,市场规模扩张与用户满意度之间却出现明显背离。以智能手机为例,2025年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报告显示,智能手机用户满意度跌至十年来最低,仅获得78分,其中“电池续航”连续三年成为最不满意项。

这种矛盾暴露出行业存在“重新兴功能轻真实需求”的发展错位。手机的续航、无人机的飞行时间、移动电源的容量,越来越成为影响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这种体验诉求,倒逼电池技术不断突破,尤其是近几年被行业视为差异化突破口的折叠屏手机,轻薄与续航不再难以兼得。例如,今年7月发布的荣耀Magic V5,以6100mAh电池、901Wh/L能量密度刷新折叠屏手机续航纪录。该电池被荣耀命名为青海湖刀片电池,技术来源于深圳耀石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耀石锂电”)。

在惊艳业界仅两个月后,耀石锂电再次刷新纪录,在成熟平台基础上,新一代电池能量密度突破950Wh/L。这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消费电子需求倒逼下的技术创新,毕竟消费电子产品空间寸土寸金,每一点能量密度的提升都意味着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从901到950:技术迭代的新突破

此次能量密度从901Wh/L到950Wh/L的快速跃升,是耀石锂电研发平台长期积累的集中体现——得益于在基础材料研究与开发领域的深厚沉淀,公司成功实现了三大技术升级:

●类均相硅胶囊设计:耀石锂电以跨尺度材料构型理念,重构硅基负极的核心形态。通过非平衡相控与多维碳包覆工艺,构建具备结构自适应能力的类胶囊微单元,在分子级别实现硅与碳的协同互锁。该结构不仅显著增强材料的耐压与抗膨胀特性,更打通了高能量密度与长循环寿命之间的传统技术壁垒。

超弹性粘结剂:耀石锂电突破传统粘结机制,研发出具备动态应力耗散与结构自修复能力的高分子互联体系。该材料可在极宽应变范围内保持电极完整性,以近乎“隐形”的方式维系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的稳定连接,大幅提升电池在极端工况下的寿命表现,真正实现“用而不损、循环如新”。

锂元焕能技术:面对硅基材料首次效率低这一世界级难题,耀石锂电独创预嵌锂与界面唤醒技术,在首次充放电中构建更稳定、更高效的离子通道。该技术如同为电池注入“生命元能”,显著提升首次库伦效率,释放硅基材料应有的能量潜力,赋能电池实现能量密度的跃阶式突破。

据悉,目前,950Wh/L电池产品已正式下线。该产品已获得多家头部手机企业、无人机企业、和充电宝企业的浓厚兴趣,未来有望进一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竞争力。

耀石锂电突破950Wh/L能量密度,撬动新一轮续航“军备竞赛”!

950Wh/L的产业冲击波

耀石锂电新一代950Wh/L电池的推出,为消费电子开辟了新可能。一方面,它不仅显著提升设备续航,重构产品体验,更拓展了新兴应用场景。

另一方面,这一成果也印证了耀石锂电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技术理念——只有扎根真实场景,才能打造出真正被市场认可的产品。

而这种创新模式需技术积累、市场洞察与产业化能力协同。耀石锂电依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天目湖先进储能研究院及鲲鹏资本,形成了独特的“产学研” 一体化体系。当前其已规划快充、Mini、高能量密度及高功率四条产品线,致力于超轻、超薄、超大容量方向持续突破,为不同场景提供定制化电源解决方案。

未来耀石锂电将继续秉持“用户中心主义”,推动技术迭代与体验升级,助力中国消费电子产业链向高端迈进。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