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午间,沧州明珠(002108)公告,公司已办理完成法定代表人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换发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由陈宏伟变更为于增胜。
而在一周前,沧州明珠刚刚宣布通过选举于增胜先生当选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同时
董事会完成换届选举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等。
人事大调整
据沧州明珠此前公告,其审议并选举产生了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专门委员会成员,同时聘任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事务代表及内审部部长。具体如下:
●选举于增胜先生为公司董事长,并聘任为公司总经理,陈宏伟先生不再担任董事、董事长职务,也不在公司及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聘任于韶华先生、李栋先生、高树茂先生、孙召良先生、夏燕良先生、李繁联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
●聘任李繁联先生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聘任胡庆亮先生为公司财务总监;
●聘任梁芳女士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
●聘任王倩女士为公司内审部部长。
资料显示,于增胜,中国籍,1976年生,大专学历,沧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先进个人(优秀企业家),河北省劳动模范。历任沧州明珠销售经理、行政部经理、董事、董事长助理、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德州东鸿制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和重庆明珠塑料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沧州明珠天佳仪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现任沧州明珠董事长、总经理,持有公司股份1,025,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6%。
此外,沧州明珠第九届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非独立董事6名,独立董事3名。非独立董事:于增胜先生(董事长)、于桂亭先生、赵如奇先生、潘立雪女士、于韶华先生、姚玉清女士。其中姚玉清女士为职工董事;独立董事:魏若奇先生、冯颖女士、梅丹女士。
国资入主计划落空
沧州明珠成立于1995年,在2007年深交所上市,主营PE管道产品、BOPA薄膜产品以及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
2023年12月,沧州明珠首次披露控制权变更事项,控股股东东塑集团拟转让1.84亿股股份至交控集团,预计交易金额约5亿元;2024年7月,双方才签署框架协议,明确11%股份转让及7.77%表决权委托方案。
然而,自签署框架协议后,沧州明珠一直未披露任何实质性进展,这也引发投资者质疑
是东塑集团因财务危机转让控股权。
据悉,在股份转让计划披露前,东塑集团的股权质押比例已达到67%,到今年2月,这一比例已升至77.09%,且沧州明珠股价持续承压,使得质押风险日益加剧。
在此情况下,沧州市国资委的介入,对于东塑集团和沧州明珠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因此,该事项备受投资者的关注。
不过,今年4月,沧州明珠公告,由于东塑集团交控集团未能达成共识,已决定终止筹划本次交易事项。
至此,沧州明珠股权转让告吹,国资入主计划落空。
增收不增利
在国内PE塑料管道和BOPA薄膜行业,沧州明珠是龙头企业,锂电池隔膜业务则是沧州明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下,于2012年正式涉足并重点拓展的业务。
历经十多年的发展积累,锂电池隔膜已成为沧州明珠核心发展方向,公司也已成为国内少数几家同时掌握干法、湿法、涂覆隔膜关键工艺、设备技术的隔膜生产企业,客户覆盖三星SDI、比亚迪、宁德时代、新能安、中创新航、ATL等国内外主流企业。
2024年,沧州明珠实现营收27.48亿元,同比增长4.93%;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下降43.23%;实现扣非净利润0.98亿元,同比下降52.91%。整体增收不增利。
分行业来看,锂电池隔膜新能源材料实现营收6.43亿元,同比增加10.72%,虽排在沧州明珠营收贡献的第三位,但却是毛利率(20.55%)最高的业务板块。
而在早期锂电池市场的迅猛发展期,沧州明珠更是因锂电池隔膜业务带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不过,从2022年开始,沧州明珠业绩下滑。2022年—2023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8.35亿元、26.1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9%、7.60%;净利润分别为2.81亿元、2.7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3.22%、2.99%。
进入2025年,沧州明珠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仍在持续。其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增长13.63%;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下降19.32%;实现扣非净利润0.37亿元,同比下降34.61%。
对此,沧州明珠解释称,主要是2024年芜湖新增的38,000吨BOPA薄膜项目,以及两亿平米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完工达产,新增产能尚没有得到完全释放,造成成本比较高,效能没有完全发挥。
与此同时,沧州明珠表示,公司盈利的增长点主要是新建项目尽快完工达产,产能有效的释放出来。2025年公司总体经营目标是:PE管道产品销量9.50万吨,BOPA薄膜产品销量8.56万吨,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销量85,080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沧州明珠薄膜产品现有产能6.65万吨,仍有3.8万吨产能在建;隔膜现有产能4.9亿平,仍有干法5亿平和湿法累计14亿平规划建设中。
其中,3.8万吨BOPA薄膜募投项目进展缓慢,已延期至2025年10月。
在隔膜产能端,沧州明珠已在沧州、山东德州、安徽芜湖、重庆荣昌等地建立了高标准的生产基地。目前在建的产能有芜湖年产2亿平方米湿法隔膜项目,以及沧州年产12亿平方米湿法隔膜和年产5亿平方米干法隔膜项目,其中干法隔膜新项目预计在今年下半年试车投产,有望弥补产能不足问题。
一方面,沧州明珠持续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新建生产线尽快投产;另一方面,完成了领导班子的更换。这两方面举措相辅相成,共同指向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核心目标。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