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Ah全固态金旸电池明年将装车
近日,中汽新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于长虹表示,全固态“金旸电池”已准备下线,能量密度达450Wh/kg,计划于2026年在中国一汽的部分车型上示范应用。
金旸电池是中汽新能7月份发布的产品,为100Ah软包全固态电池。该电池突破了目前全固态电池常规容量,能量密度也超越当前主流水平,展现出显著的商业化应用潜力。
据了解,中汽新能在全固态电池体系的技术路线规划上,致力于从单一到多元的电解质复配技术发展,目标是整车纯电续航达1500公里,使用寿命满足30年或百万公里要求,同时,在安全方面实现无热失控、无热蔓延。
按照规划,中汽新能将聚焦高镍、加硅材料的硫化物、卤化物、氧化物体系电池,到2026年使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到2027年预计达420Wh/kg,到2030年左右,将主要开发富锂锰加金属锂或无负极的技术体系。
随着技术进步和创新,上述技术规划还将持续迭代更新。
在电芯体系设计方面,中汽新能采用的负极,将从石墨向无锂化方向发展;正极从高镍向富锂锰方向发展;电解质从硫化物向多元电解质复配方向发展;电解质膜也将从厚向薄乃至超薄方向发展,以满足乘用车对更高能量密度、更快充电速率和更安全体验的需求。
在制造工艺方面,将向极致的环境控制和极限的工艺要求推进,并突破三大工艺难点:
第一项难点在于电极工艺路线的选择。需从电解质特性出发,选择适配工艺方案:硫化物体系更适配湿法工艺,以解决电解质与溶剂、粘结剂的副反应问题,以实现极片的平、稳、韧;卤化物体系则更适配干法电极工艺,以实现各组分在电解质中的均匀分散。
第二项难点是精细化、精益化的电极工艺管控。固态电解质对湿度非常敏感,因此要求极致的工艺环境,精细管控现场环境及设备,以减少电极极化,并提升固态电解质的各项性能。
第三项难点是卷对卷连续性转印。中汽新能创新提出并应用极片流变力学控制工艺,实现电解质膜连续、均匀、完整的转移。目前其电解质膜可实现复合极片550米以上无掉料、无成粒的稳定性生产,相比单片转印技术效率更高。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9.30立即申请>> 【预约工程师上门演示】日置电池测量解决方案产品试用
-
即日-10.21预约直播>> 英飞凌功率器件和方案助力电池化成分容,提供高效率
-
即日-10.29点击报名>> 【免费参会】2025韩国智能制造及机械设备企业贸易洽谈会
-
10月·深圳报名参会>> OFweek 2025先进电池技术研讨会
-
即日-11.28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5(第四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6立即参评>> 2025维科杯第八届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