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不增利的半年报与决定终止的12.5亿投资项目,揭示了二线锂电材料厂商在行业中的艰难处境。
近日,丰元股份(002805)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21.23%;归母净利润亏损2.43亿元,同比下降201.29%;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45亿元,同比下降187.85%;基本每股收益-0.87元。
与此同时,丰元股份宣布将终止在云南个旧市的5万吨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营收增长难掩亏损困境
资料显示,丰元股份前身为枣庄市丰元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23日,在2008年3月21日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7月7日正式上市,主营业务包括锂电池正极材料和草酸业务。
从半年报来看,丰元股份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但亏损额却同比扩大两倍以上。其中,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6.71亿元,占总营收的92.78%,是公司绝对的主力业务,且锂电池正极材料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上升68.75%,但业务亏损却进一步扩大。
对此,丰元股份解释称,主要原因在于新产线投入运营后需要经历产能爬坡阶段,而新产品验证周期长,新增产能与下游需求在时间上存在错配,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以及产线转固后新增折旧费用,推高了单位制造成本。
此外,丰元股份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存在严重的大客户依赖问题。自2021年7月批量为比亚迪供货以来,比亚迪已成为公司正极材料第一大客户。2024年数据显示,比亚迪作为第一大客户,贡献了丰元股份正极材料业务收入的96.1%,占总营收比例高达88.85%。
这种过度依赖虽保证了基本订单,但也带来了巨大风险,缺乏定价权和谈判权,使公司在面对行业波动时显得尤为脆弱。
今年4月,丰元股份旗下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与惠州比亚迪电池签订了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在2025年4月1日至2028年3月31日期间,由丰元锂能向惠州比亚迪电池供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惠州比亚迪电池承诺在同等商务条件下优先使用丰元锂能产品并且给予一定的采购份额。
在该协议的公告中,丰元股份也强调了与比亚迪方面合作的重要性——“比亚迪近年来为公司第一大客户,如本次合作项目顺利推进,有利于公司后续产能持续放量,销售订单逐步扩大,对公司本年度及未来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终止项目实为战略收缩与控制风险
据公告,丰元股份董事会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与个旧市人民政府协商解除合同关系,终止丰元锂能与个旧市的对外投资事项。
该项目于2023年6月签约,原计划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于2024年12月底建成投产,总投资额达12.5亿元,如今却因政策环境变化和审批手续问题被终止。
丰元股份表示,截至目前,上述项目仍处于前期筹备阶段,且前期投入资金较小,后续未有资金持续投入,为控制对外投资风险,合理调配资金等,决定终止这一投资项目。
实际上,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推动下,整体需求确实在稳步增长。但同时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丰元股份自身也建有山东枣庄、安徽安庆、云南玉溪三大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已建成及在建产能进一步达到31.5万吨,其中建成投产24万吨,包括磷酸铁锂22.5万吨、三元1.5万吨、在建产能7.5万吨,预计今年年底将形成30万吨的磷酸铁锂产能。
而且,丰元股份也在半年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的竞争态势呈现触底回升迹象,但整体盈利能力依然承压。这种行业困境从公司的资产效率指标中也可窥见一斑。近三期半年报显示,丰元股份单位固定资产收入产值逐年下降,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原值比值从0.82降至0.3。
在这种背景下,丰元股份决定终止个旧项目,实为战略收缩与自救。一方面,随着行业增速放缓和下游需求变化,产能利用率不足已成为行业普遍问题。新增产能与下游需求存在时间错配,将导致丰元股份面临产能消化的压力。
另一方面,2025年上半年丰元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为1103.29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6.36%。这表明公司主营业务获取现金的能力正在急剧减弱,若再进行大规模投资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现金流压力,增加债务负担。
面对经营困境,丰元股份并未完全放弃突围努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53.75%,主要系报告期内新产品新型号研发投入所致,显示出丰元股份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开发更高附加值的产品,以摆脱同质化竞争困境。
正极材料企业难赚钱
丰元股份的困境不是个例。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在当升科技、厦钨新能、湖南裕能、富临精工、盟固利、五矿新能、容百科技、龙蟠科技、安达科技、振华新材、万润新能、德方纳米12家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中,仅5家实现盈利,其余均陷入亏损。
而且当中也有多家企业今年陆续宣布调整项目计划,包括延期、终止等。从当前的行业趋势来看,未来几年锂电材料行业将进入深度洗牌期,需求将进一步向那些具备技术优势、成本控制能力和资金实力的企业集中。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