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80GWh锂电池项目签约宜昌

9月6日,2025年湖北省宜昌市三季度重大项目签约活动举行,宜昌市政府与楚能新能源签订宜昌楚能二期投资协议。

据悉,该项目二期规划用地面积约1730亩,规划年产能约80GWh,研发生产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PACK模组等新能源产品。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超过6000个就业岗位。

由此,楚能新能源宜昌项目基地总产能上升至145GWh。

image.png

 图源:楚能新能源

项目一期于2022年8月动工,次年8月即建成投产。目前,项目一期65GWh产能已稳步释放,为多家主流车企及大型电力集团、海外客户提供了高品质、高安全的电池产品。

资料显示,楚能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8月6日,总部位于湖北武汉,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储能电池、动力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创新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用户提供一流的整体式解决方案和服务。

自成立之初,楚能新能源就在湖北布局了武汉江夏、孝感、宜昌三大基地,规划总产能超350GWh,项目总投资1375亿元。目前,这三大基地一期均已投产,储能和动力电池有效产能分别为10GWh、40GWh、60GWh,合计110GWh。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今年以来,这三大基地二期项目此前不断释出消息,代表楚能新能源将会进一步扩大产能布局。随着此次宜昌二期项目的签约,预计江夏、孝感基地也会陆续启动二期的建设、投产工作,进一步扩张有效产能。

而为了保障产能的稳步扩张与有效释放,楚能新能源自今年4月以来,相继与华创新材、龙蟠科技、瑞德丰、诺德股份、天赐材料、杉杉科技、科达利、新宙邦、贝特瑞9家上游材料供应商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涵盖31万吨锂电铜箔、15万吨磷酸铁锂材料、55万吨电解液、超百亿元结构件以及百亿元的负极材料等。

为产能扩张保驾护航的背后,是楚能新能源坚实的在手订单及新签订单。

动力电池订单方面,8月,楚能新能源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柳汽”)签署动力电池开发合作协议,将在未来五年内向东风柳汽提供超过30GWh的多款乘用车、商用重卡电池产品。

同时,双方还将建立联合研发机制,整合优势资源,聚焦高能量密度、轻量化、梯次利用、商用CTP等前瞻性动力技术开发,共同探索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的出行解决方案。

目前,楚能新能源已获得三一新能源、一汽奔腾等客户的订单,并有广汽、日产等多笔重量级战略协议加速推进中。此外,楚能新能源已与多家船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未来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进一步提升。

储能电池订单方面,国内市场端,楚能新能源早已和国内五大六小、两网两建等大型电力集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今年更是先后中标中国电建、中核集团、中车集团、中储科技等大型储能项目,同时与特隆美储能签署5GWh电芯战略合作协议。

海外市场端,从2024年下半年起,楚能新能源加速海外市场拓展,先后与日本Bison Energy、美国YN Energy、澳洲Star Energy Technologies、意大利Cestari、印度合作商等数十家海外头部能源企业签约,今年则与英国Immersa签订了2.5GWh储能项目合作。

订单归订单,只有实实在在的交付才算真正落地。去年,代德明定下了“2025年楚能的年出货量将超过60GWh”的目标。维科网查询公开信息,有媒体指出,今年上半年楚能新能源累计出货量达25GWh。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1-7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55.4GWh,同比增长45.1%。其中,楚能新能源新上榜国内动力电池TOP15,装车量2.42GWh,排名第14位。

如果就25GWh的出货量来看,距离60GWh还差35GWh,下半年需火力全开奔赴目标。在动力电池将装车更多自主品牌高端车型,472Ah大容量储能电池6月底全面量产交付等共同驱动下,楚能新能源60GWh的年目标最终能否达成,拭目以待。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