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雄心勃勃布局锂电池全产业链,被称为“第四桶油”的化工巨头中化国际,如今正加速从这一赛道撤离。
10月14日,中化国际(600500)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议案,同意控股子公司宁夏中化锂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宁夏锂电”)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并引入战略投资者。
短短半年内,这已是中化国际今年第二家申请破产的锂电子公司,标志着中化国际在锂电领域长达七年的探索近乎全面溃败。

宁夏锂电资不抵债
资料显示,宁夏锂电成立于2018年10月,注册资本5亿元,主营锂电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中化国际持股94%,杜柯持股4.2%、中南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1.8%。
作为中化国际电池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一环,宁夏锂电曾被寄予厚望,但其始终未能实现盈利
,如今走到了生死边缘。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宁夏锂电营收1.55亿元,净亏损高达5.25亿元。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已经资不抵债,负债总额3.01亿元超过资产总额2.78亿元。
进入2025年,经营状况情况仍未好转。上半年宁夏锂电营收8813.65万元,净亏损2158.12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降至2.44亿元,负债2.88亿元。
中化国际在公告中指出,宁夏锂电受内外部因素影响,经营业绩持续亏损,已出现资不抵债且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符合《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重整条件。此举旨在避免清算,通过招募投资人改善宁夏锂电的资产负债结构,既能增加偿债资金的来源,也有利于员工和社会稳定。
法院受理重整申请后,宁夏锂电将不再纳入中化国际合并报表范围。但实际上,在2025年半年报中,宁夏锂电已经不在该公司主要子公司名单中。
连锁崩塌
宁夏锂电的破产重整,已是中化国际今年在锂电池领域的第二次重大挫败。
2018年,中化国际曾明确未来十年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化工材料和新能源企业。当年,中化国际全资收购了骏盛新能源,并计划投入100亿元,在江苏淮安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然而,今年4月,骏盛新能源被法院裁定进入破产程序,并在今年8月完成股权转让,由邢东(河北)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接手。
再回看中化国际在锂电池领域的布局,该公司曾谋划构建起覆盖“材料+电池+ Pack+回收”的全产业链布局,但其对市场趋势的判断似乎未能匹配这一雄心壮志。
在材料方面,宁夏锂电的主要产品为NCM三元正极材料产能,恰好踏在了磷酸铁锂电池市场规模快速上升并压制三元电池的节奏下,叠加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及产能过剩等因素,缺乏规模优势的宁夏锂电自然生存艰难。
此外,中化国际还曾计划在河北邯郸建设3万吨中间相碳微球项目。电池布局对应的就是上述提及的骏盛新能源。
在Pack方面,中化国际与宝马集团达成合作,双方计划在动力电池技术研发、新能源业务全球市场拓展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中化国际还为此成立了BEST专项工作组,计划在扬州基地打造电池模组及PACK产线,用于BMW i3车型,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规划总产能达20GWh。
随着骏盛新能源和宁夏锂电两家子公司的被转让/重整,中化国际旗下锂电相关企业仅剩一个业务属性为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河北中化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和一个主营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中化扬州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在锂电池领域的连续失败,对中化国际的整体业绩造成了严重拖累。财报显示,2024年中化国际归母净利润为-28.37亿元,同比暴跌53.52%。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43.53亿元,同比下降5.83%;归母净利润为-8.86亿元,由盈转亏。
具体到宁夏锂电,中化国际面临的资金风险相当集中。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化国际对宁夏锂电应收款项2.56亿元,已计提坏账准备3458.24万元,净额2.21亿元;长期股权投资4.7亿元,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此外,中化国际曾为宁夏锂电2.26亿元贷款提供担保,并已履行清偿义务。
宁夏锂电破产重整,作为债权人,中化国际预计将获得一定受偿,但目前无法准确预计回收金额,且预计对宁夏锂电的投资与债权难以全部收回。
战略转向
面对锂电业务屡屡受挫与业绩连续亏损,中化国际早已开始积极调整战略方向。
今年5月,中化国际董事长张学工曾表示,公司将持续聚焦环氧树脂、聚合物添加剂、对位芳纶、工程塑料等核心主业,打造产业规模领先、技术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链链长的发展战略。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张学工再次重申了这一战略。
而这一战略调整已在半年报中有所体现。2025年上半年,尽管核心产品销量下滑,但中化国际的基础原料及中间体、高性能材料和聚合物添加剂三大业务板块的毛利率均有所提升,分别提升了1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
此外,中化国际正在积极推进与南通星辰的重组,以强化在环氧树脂领域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化国际在锂电池领域的战略撤退标志着中国锂电池行业野蛮生长时代的结束。随着新能源产业进入深度整合期,缺乏技术、规模优势的企业将面临淘汰,中化国际的战略理性也正从追逐风口回调至主业。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