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15家电池企业2024年业绩收官!

2024年是我国锂电产业的挑战之年。在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与行业内供需失衡的双重影响下,锂电池价格一路走低。行业目前已正式进入出清周期,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锂电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危机。

面对行业大考,在上月底,上市电池企业2024年业绩已基本全部揭晓。维科网锂电统计了15家企业的年报数据,其中11家实现盈利,但只有9家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向增长。

image.png

 注:部分缺少数据为港股上市企业未披露

多数企业仍保持了强大的韧性

行业出清周期不可避免地对锂电池头部企业的业绩增长造成了影响,也成为龙头企业证明自身产品竞争力和经营能力的窗口。

从营收来看,比亚迪宁德时代是唯二千亿成员,分别为7771亿元和3620.1亿元,但由于比亚迪主营业务包含汽车业务,所以营收是宁德时代的两倍多。不过,宁德时代507.4亿元的归母净利润高于比亚迪的402.5亿元。

而从整体来看,15家企业中有5家的营收同比下滑,其中南都电源降幅最大,营收同比下滑45.6%至79.8亿元。“价格的低迷对锂电池企业的营收增长形成直接冲击。”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表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锂电大厂2024年营收均遭遇增长失速的挑战,2021年以来的营收高速增长期宣告结束。”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比亚迪、宁德时代、欣旺达国轩高科、中创新航、蔚蓝锂芯均实现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盈利能力不降反增,表明头部电池企业对内运维管理水平优异。

具体而言,宁德时代高居第一,且实现了15%的同比增长;蔚蓝锂芯是归母净利润同比涨幅最大的企业,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246.4%;南都电源则是归母净利润降幅最大的企业,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15亿元,同比大跌4260.20%。

从毛利率来看,15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同比下滑,11家电池企业毛利率稳中微增,一方面体现出多数企业在行业周期中仍保持了强大的韧性;另一方面侧面说明产品竞争力和成本管控能力是保证毛利率水平的关键。

海外市场是下一轮竞争的重点之一

近几年,中国锂电企业出海的步伐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从统计的15家电池企业的2024年年报来看,多数以国内营收为主,但也有不少企业海外业务营收占比已逐渐来到30%左右,甚至有超过90%的营收由海外业务贡献。

image.png

 注:部分缺少数据为港股上市企业未披露

例如,宁德时代的国内营收和海外营收的占比分别为69.5%和30.5%,国轩高科的则分别为68.9%和31.1%,已基本是七三分的局面。

此外,德赛电池、孚能科技、珠海冠宇和派能科技4家最具代表性,海外业务营收占比均超60%,尤其是派能科技,海外营收占比高达92.9%,可以说基本等于完全依赖于海外市场,这也是该公司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

从毛利率来看,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南都电源、鹏辉能源、德赛电池、珠海冠宇、孚能科技和派能科技9家企业的海外业务毛利率均高于国内业务。

综合来看,海外市场将是电池企业下一轮竞争的重点之一。海外市场具有高毛利,在国内市场逐步饱和背景下,开拓海外市场将是锂电企业在行业出清周期保持竞争力的关键。目前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均积极推进欧洲本土化生产;储能领域,2024年中东、东南亚、南美储能订单不断,阳光电源、比亚迪、远景能源等一众储能厂商在全球攻城略地。

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海外市场具有高门槛的特征,叠加新一轮关税冲击等壁垒,需要制定有效的策略应对冲击,实现突围。

结语

相较于光伏行业的泥沙俱下,上市电池企业的财报充分证明锂电行业的壁垒所在。锂电池终端客户对于高性能、高安全、低成本的产品的追求从未停止,优质的电池产品能够持续获得高溢价和市场,在行业下行周期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

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表示,行业大考仍在继续,现阶段碳酸锂价格尚在低位,锂电池价格在中短期内仍将处于低位。大浪淘沙,深厚的技术积淀、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优秀的海外市场开拓能力,都将是支持锂电企业在这场淘汰赛中最终胜出的核心竞争力。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