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
-
锂电池辊压工艺中正极和负极哪个更容易粘辊?
辊压黏辊难题中,负极风险远超正极!水性粘结剂热敏感遭遇人造石墨易团聚,正极的PVDF油系体系却稳如磐石。本文简单总结了几个方面的原因。 1. 粘结剂特性差异 负极:使用水性粘结剂(如SBR/CMC),对温度敏感: 高温下易降解失效
锂电池辊压工艺 2025-06-12 -
告别负极浆料“飘蓝”!一文掌握SBR上浮的成因、影响与优化之道
锂电池负极浆料为何会飘蓝?这一现象不仅影响涂布均匀性,更可能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本文将深度解析SBR飘蓝的三大成因及解决方案。 一、SBR飘蓝原因分析 1.SBR与CMC的电荷排斥 SBR颗粒表面的羧基呈电负性,与CMC的羧基相互排斥,导致SBR在浆料静置时上浮
-
贝特瑞全球首发正负极材料闭环回收解决方案
5月15日,在CIBF2025展会上,贝特瑞发布“全链新生”正负极材料闭环回收解决方案,通过全新回收技术实现了从正极黑粉到无前驱体正极材料的超短流程再生,负极则以柔性新生技术实现负极材料的新生。贝特瑞
-
锂离子为什么能在正负极来回脱嵌,材料的结构不坍塌?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来回脱嵌进行充放电。为什么锂离子能够在正负极材料中脱嵌而不导致结构坍塌呢?本文基于一些文献进行简单的总结。 1.晶体结构设计(层状/框架结构) 正
-
-
锂电硅碳负极材料,拐点时刻
硅碳负极材料是锂电池领域突破能量密度瓶颈的核心技术,其作用在于通过硅与碳的复合结构实现超高储锂能力。硅的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石墨的10倍以上),但充放电过程中300%的体积膨胀导致电极粉化失效
-
总投资58亿元,13万吨钠电池负极材料签约落户
据遂宁发布消息,3月31日,遂宁经开区与武汉天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钠科技)举行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消息显示,此次签约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规划总投资58亿元,建设年产13万吨钠电负极材料的产业化基地,预计满产后年产值约45亿元,年纳税1亿元
钠电池负极材料 2025-04-03 -
这家负极企业完成27亿融资!
据外媒报道,美国加州硅基负极材料公司Sila近日完成了G轮融资,共筹得3.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28亿元)。该轮融资由Sutter Hill Ventures领投,由T. Rowe Price Associates
-
这家负极材料企业获超21亿大单
6月4日,美国硅负极材料制造商和供应商Group14 Technologies, Inc.宣布,其与欧洲、亚洲和北美的三家顶尖电动汽车(EV)及两家消费电子(CE)电池制造商成功签署了五项多年约束性承购协议,累计最低承购金额超过3亿美元(当前约合人民币21.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