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浆料
-
告别负极浆料“飘蓝”!一文掌握SBR上浮的成因、影响与优化之道
锂电池负极浆料为何会飘蓝?这一现象不仅影响涂布均匀性,更可能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本文将深度解析SBR飘蓝的三大成因及解决方案。 一、SBR飘蓝原因分析 1.SBR与CMC的电荷排斥 SBR颗粒表面的羧基呈电负性,与CMC的羧基相互排斥,导致SBR在浆料静置时上浮
-
你的浆料总沉降?可能是比表面积在'造反'!5大失控场景应对手册
本文总结了活性物质比表面积对浆料、涂布及电芯性能的影响及处理措施。一、活性物质比表面积的原理影响分析(1)对浆料性能的影响分散性挑战:高比表面积活性物质(如纳米颗粒)易因范德华力形成硬团聚(Aggregate),导致浆料中颗粒分布不均
-
如何判断电极浆料的稳定性?满足什么样的条件算是稳定性好的浆料?
有个经验值:电极段的质量比重占整个电芯产线的70%,而浆料的质量比重又基本占电极段的70%。可以说一旦锂电池制造产线的源头——电极浆料出了问题,那么整锅浆料都要报废。 浆料的稳定性是衡量浆料质量的一个关键参数
-
浆料团聚=电池报废?4招填平锂电工厂“隐形巨坑”
锂电池浆料团聚是影响电池性能的"隐形杀手"!如何破解分散不均、导电剂团聚等头疼难题?本文从材料特性、工艺参数、设备选型三大维度剖析成因,并给出高剪切设备升级、阶梯分散工艺、纳米导电剂替代等核心对策,助
-
华南理工大学副研究员刘雨轩:高科技电极新材料助力固态电池产业化
2025年3月19-20日,由OFweek维科网、维科网·锂电共同主办的“OFweek 2025(第九届)动力电池产业年会暨行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在深圳登喜路国际大酒店成功举办。在20日的大会上,华
-
80m/min超高速扫描速度!锂电极片设备又一颠覆性变革
当前,锂电行业面临产能过剩所带来的深度调整期,锂电设备企业该如何持续深耕突破锂电设备的性能,并不断寻找新的行业增长点?针对这一问题,4月27日,在第十六届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 2024)上,高端智能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大成精密接受了维科网锂电的独家专访,并给出了大成的“解法”
-
锂电极限除湿解决方案来了!
2023年5月16至18日,深受全球业界瞩目的“第十五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3)”将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举行。EK作为绿色锂电工厂环境控制解决方案领先者,将携A
-
-
德国科学家研发电极生产新工艺,可加快电池的生产
导读: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研究人员开发并成功应用了一种创新的概念,同时对两层电极进行涂层和干燥,可以大大加快电池的生产。KIT表示,薄膜技术(TFT)研究小组开发的工艺可以将干燥时间减少到20秒以内,比目前的方法减少了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生产时间,可以使锂离子电池生产更快、更便宜
-
实现自研全新高性能膜电极量产,起底长城汽车的研发
近日,长城汽车表示,该公司旗下未势能源攻克燃料电池行业“卡脖子”难题,实现完全自研全新高性能膜电极规模化量产。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长城汽车已建成并运行国内首座氢能技术中心,实现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关键部
-
-
贝特瑞引领全球电极材料产业
撰文丨乔浩然编辑丨杨阳2019年,三位锂电池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因为他们用锂电池重新“定义”了人类生活。从最早应用于心脏起搏器,到如今手机、笔记本、家用小电器以及电动汽车所使用的动力源都是锂电池,它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
麻省理工提出液流电池创新技术 虾壳可供储能生产电极
导读:由麻省理工学院(MIT)领导的科学家们提出,从废弃虾壳中提取的富含碳和氮的甲壳素,可以为钒氧化还原流电池和其他储能技术生产可持续的电极。从电池供应链中消除稀有、昂贵或其他有问题的材料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全世界的研究人员都在努力工作
电池;储能 2020-07-08 -
单晶电极可以加速新电池系统的设计
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创造并测试了一种单晶电极,有望为世界范围内正在开发的电动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和其他应用的先进电池带来重大发现。美国西北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参与了该项目的合作
-
特斯拉新电池电极专利,离百万英里电池目标又近一步
特斯拉最新发布的一项专利似乎向埃隆·马斯克的100万英里电池目标迈出了一步。该专利描述了一种新的电池锂化过程,它有可能提高电池的质量,甚至可能节省成本。特斯拉提交了一项名为“合成镍钴铝电极的方法”的专利
特斯拉 2020-04-26 -
MIT开发纯锂电极并颠覆电池设计,寻求规模化生产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个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电池电极,可以研发出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取得这一突破,得益于MIT朱丽实验室将“用纯锂金属作为电池阳极”视为长期追求的目标;更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开发出纯锂电极只是作为全固态电池概念设计的一部分
-
喷墨打印锂电电极,有望助锂电突破
彼得大帝圣彼得堡工业大学(SPbPU)的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种使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微型锂离子电池电极的技术。正在进行的研究可能有助于为生物传感器,可穿戴电子设备和其他微型设备提供电源。
-
大连化物所研发出应用于锌溴液流电池的高活性氮化钛纳米棒阵列复合电极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李先锋、张华民团队设计、制备了一种基于氮化钛纳米棒阵列三维复合电极材料,并应用于锌溴基液流电池中,大大提高了其功率密度。溴(Br2/Br-)基液流电池,特别是锌溴液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电解液成本低等优势,成为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电池材料 2019-10-12 -
研究人员发明新涂层与固态复合物电极,提高锂电池的容量与安全
据外媒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和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焦耳》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涂层,可以使轻量金属锂电池安全持久,这将引领下一代电动汽车的诞生。在实验室测试中,涂层显著延长了电池的寿命,它还通过极大地限制穿透电池正负极之间隔板的析锂来处理燃烧问题
固态复合物电极 2019-09-30 -
石墨烯纳米银线成为代替柔性电极的首选
2007年,享誉全球的手机品牌商苹果公司首次发布使用电容屏的初代iphone,在人机交互的变迁史上掀起了触控交互的革命浪潮。在这场革命的背后,ITO电极材料发挥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5G技术的商用,新技术的蓬勃涌现,促进了柔性电子产品和大尺寸触摸终端设备的发展
-
道氏技术:在锂电之外,着手布局燃料电池膜电极
3月18日,道氏技术发布公告称,与重塑科技、自然人马东生拟共同出资设立道氏云杉,从事氢燃料电池膜电极(MEA)等材料的研制和销售。
-